糖人贡俗称供品,是江苏徐州丰县的传统手工艺品。主要用于传统丧葬祭祀活动。其工艺特点为模具注塑。主要原料为优质白糖、食用色素(包括胭脂红、食用绿、食用黄),主要生产工具及设施为木质模具(祖传)、铝锅、水缸、火炉子、木头案子。作品色泽鲜艳、造型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糖人贡发源于唐朝,原为宫廷用品,后流入民间。丰县糖人贡艺术发端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为世代家传(传男不传女),秘不授人。

糖人贡在徐州市丰县俗称“贡品”,为民间传统丧葬祭祀用品。

明代的糖品中,既有做小吃的,也有做宴席装饰的,是“以白糖煎化,模印成人物、狮象之形者为飨糖”, 叫做“造兽糖”(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三·石蜜》)可以看到糖人贡的雏形。“糖人贡”一词就是由“造兽糖”发展演变而来,湖北的鄂州叫“糖塑”,四川的叫“沙糖罗汉”,徐州因为用于祭祀,因此叫做“糖人贡”。

相传丰县糖人贡发源于中原地区,早期为宫廷用品,后流入民间,清代中期传入丰县,距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丰县糖人供技艺为世代口授家传,历史上很少有文献著录专门论述。解放前,民生凋敝,一般穷苦百姓及小户人家丧葬及春节、清明节、“十月一”(农历)上坟,祭祀用不起糖人贡,只有达官贵人、富贾大户才用糖人贡。当时糖人贡艺人因缺少资本购买原料,一般都是来料加工。如丰县王敬久(当时任国民党军兵团司令)父亲去世,大办丧事,便是自备原料,由艺人上门制作。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摘自《论语》),丰县传统的民间丧葬祭祀习俗由来已久,沿袭至今。糖人供在近、现代伴随着本地丧葬、祭祀习俗,在丰县传承有序,留存至今。

上一篇:【传统技艺】丰县渊子土陶制作技艺(徐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沛县酿酒技艺(徐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