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燕家桥的传说(徐州市)
2018-04-18 11:55
燕家桥在明朝万历18年始建,之后便有了此传说,道光十年知县崔志元捐款维修,1947年被战争破坏,文革期间再次遭破坏,解放后,进行过一次小的修缮,现为生产观光桥。其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目前,此传说流布于铜山区三堡镇四堡村、三堡村及附近村庄。
燕家桥的传说共有四种版本,—相传此桥建桥前,有位浙江进京赶考的举子,因水阻隔,许诺若得中,修桥造福后人;后果然一举成名,故在此建桥,立碑义建燕家桥。
传说版本二——相传明初受封的南国燕氏夫人送孙子进京赶考,路经该处受水阻,当地老百姓背其过河,后其孙子高中状元,燕夫人大喜,遂修此桥以方便当地百姓,答谢村民当初的一臂之力,此桥也因此得名为燕家桥。
传说版本三——大明万历年间,浙江开化人张某在京为官,丁忧返回故里。三年后进京复缺,道经今燕家桥处(此处原系一条泥水小河)。适时天降滂沱大雨,半辰许山洪暴发,洪流滚滚而下。张某仰天长叹说:吾入京后幸蒙复职,定在此修桥,以利行人。他进京三月后,果如所愿,官复原职。他在任职期间明察秋毫,任满三载请假回家省亲。临行前,百姓念其为官清廉,赠其“万民伞”一把作为礼品。回家道经燕桥处,他解私囊3000两纹银,嘱请家心胀安出标请能工巧匠主持兴建此桥,并买桥堂地20亩。三年后竣工,由于地处燕营村附近,放命名“燕家桥”。在桥北路西侧筑庙一座,并有普净僧人为主持,另立碑留念。碑文为“大明万历十八年义建燕家桥”。碑南有一碣,注:浙江开化县张某家人张安施银30两立碣留念。碑碣立于桥南路西侧。而今仅有残桥存在,其他各处均为田野。
传说版本四——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燕老太太,她有个女儿嫁得很远,每次来娘家都要过河、坐船,路途很远,船费很贵。燕老太太决定在这儿修一座桥,方便两岸的行人。船夫说:“别费心机了,你年纪这么大了,还要修桥,真是有福不知享啊。"燕老太太看了他一眼,没理他。几年过去了,燕老太太实现了她的愿望,当船夫再次从这儿经过时,被燕老太太的作为惊呆了,从此船夫不再划船了。有一年,这里突然发生了洪水,凶猛的洪水冲垮了这座桥。过了几天,洪水才退去。到了进京赶考的日子,一个书生去京城赶考,恰好路过这里,他看见这里风景不错,只是没有桥不能欣赏到对面的景色,就发誓:考上状元以后一定要在这里修一座桥,方便行人。果然,这位书生考上了状元。正当他打算修建这座桥时,听说有个燕老太太曾在这里修过桥,于是决定和燕老太太一起齐心协力修建这座桥,燕老太太听说后高兴极了。数月之后,桥面、桥洞都修好了。只是,状元觉得桥面要想永久地保存下来,必须加固。燕老太太说:要想让桥坚固,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长寿、吉祥的动物。状元豁然开朗,就在桥下修了两只乌龟,又在桥洞上面修了两个龙头,而且桥身又用铁汁灌成。桥修好了,状元想:这座桥下的吉祥物、长久物都是燕老太太所想,燕老太太是桥的原主,所以还是叫“燕桥”吧。
燕家桥传说具有一定的群众性特征,该故事在三堡、四堡地区流传甚广 为群众津津乐道;具有一定的民间传承性,燕桥的传说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在相关地方人们世代相传;具有一定的文学趣味性:燕家桥传说真容丰富,故事性强;实动人,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燕桥作为徐州发现最早的桥梁,所在村庄至今仍为燕营村,与燕家桥一脉目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