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老大兴园鮰鱼制作技艺(武汉市)
2018-04-17 15:09
鮰鱼是长江水产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鮠”鮰鱼周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鼓,尾侧扁,只生长于大江河的激流乱石中,湖泊、溪塘难见;鮰鱼一般为3至5斤,少数个体可达20斤以上,春冬两季,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节。
苏东坡曾写诗赞“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气与水精鳞。诗中道出鮰鱼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而无河豚之毒、鲫鱼之刺。
“鮰鱼大王”这一称号源于1838年开业的,武汉市硚口区,“老大兴园酒楼”,由汉阳人刘木堂先生创办,主营武汉风味菜,1898年刘木堂先生病故后,由弟子吴云山先生主持,1927年吴云山先生重金聘请当时“鱼菜名厨”刘开榜大师,正式悬牌“鮰鱼大王”,掌灶“老大兴园”使其生意兴隆倍增,鼎盛时期,武汉长江一带上百条鱼筏子的渔民与“老大兴园”签有长期供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