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三馅团子(无锡市)
2018-04-17 14:40
每年清明节前后,鸿山脚下家家户户都要制作有三种馅的青白团子,用以招待亲友、祭奠祖先,或当作礼品赠送。这一习俗,流传两千多年。
青白三馅团子的诞生,缘于吴地始祖吴泰伯,3200多年前,古公禀父长子泰伯三让天下,南奔荆蛮,断发文身,入乡随俗。在梅村与鸿山地区兴修水利,传教农桑,演乐修礼,传播文明。他带领当地先民筑泰伯城,建句吴国、凿泰伯渎、创吴文化。自此鸿山渐成尚德之乡、礼仪之邦。泰伯就成了吴地百姓心目中的圣人、偶像。每年清明节祭奠泰伯时,都用青白团子作为供品。“青白”两种颜色,寓意泰伯一生青青白白,洁白无瑕。“三馅”,吴语音“三让”,寓意泰伯三让天下,品德高尚。用青白团子祭祀泰伯,实质上是吴地百姓对泰伯的一种朴素的追思,也是对泰伯一生的肯定、赞许,对泰伯开发江南伟大功绩的纪念。
青白三馅团子的制作有一定讲究。先把上等糯米加少许粳米在清水里淘干净。然后晒干(现在已可做水磨粉),磨成粉,用绷丝(一种筛粉用的工具)筛出细粉。青团子的青颜色都采用自然色素。一般用青麦叶,洗干净后,放在石臼里搅拌成糊状,然后用布包住麦叶糊状物,用力挤压,就有青汁流出,在青汁里面适当加石灰水,颜色就更青更嫩。若石灰水数量不当,青汁就会变成黄胖青。在和糯米粉时适当加入青汁,和成的粉就成青色了(制青汁的过程现在都机械化了)。“三馅”,一般用鲜肉、豆沙、芝麻三种原料做成三种不同口味的馅心(三馅的制作过程各有奥妙,不加赘述)。
用青白三馅团子祭奠泰伯的习俗,逐步演变成用青白团子祭奠祖先。亲人去世要用青白团子作供品,清明扫墓也要用青白团子作供品。虽然社会发展了,生活节奏加快了,祭奠祖先的方法形式都在悄然改变,但鸿山地区的百姓却一直沿用着最古老的祭奠方式,用青白三馅团子供祭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