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 三河吹歌(廊坊市)
2018-04-17 13:39
吹歌,俗称民间吹打乐,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器乐演奏形式,吹奏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戏段、套曲等。“三河吹歌”起源于明正德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时有一不成文的习俗,即地方官员和百姓迎送上级官员必须鼓乐齐鸣,方显盛情和隆重。位于“天子脚下”的三河境内,有一条水量充沛的泃河贯穿南北,在以水运为主的明代,泃河上除了商船往来如梭以外,进京下卫的官船更是熙来攘往。因此,每逢官船经过,泃河两岸的民众在当地官员的组织下,就在沿岸的五个水陆码头夹河迎送,其迎送的主要形式就是以唢呐演奏为主的“吹歌”。从此,“吹歌”这一民间艺术就在泃河两岸的村庄普及开来,一直延续至今。“三河吹歌”以其演奏技巧高超、模拟逼真、高亢热烈、曲调优雅而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尤其是在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农村更是如此。“吹歌班”常年活动在广大农村,为节日庆典、婚丧嫁娶、老人寿诞、商企开业等活动服务。此外,还经常参加上级文化部门组织的文艺比赛或调演,荣幸地登上城市里的“大雅之堂”,受到城里人的欢迎和称赞。
通过三河人民世世代代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吹歌已形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艺术形式。但是,随着城乡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古老传统艺术的吹歌也面临着危机,一是演奏曲目陈旧,缺乏出新,演出市场往往被“歌舞曲艺团”、“二人转班”挤占;二是从艺人员越来越少,而且队伍老化,这一传统表演艺术面临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