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唐调(无锡市)
2018-04-17 12:33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诵读方式。在这些众多的吟诵中,有一种独具特色而又影响力巨大,这就是——“唐调”。
“唐调”,因唐文治先生而得名。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著名教育家、爱国进步人士。原籍江苏太仓,后定居无锡。18 岁中举。28岁中进士。清末历任多个外交和商部之职,官终尚书。此后致力于教育,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今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前身) 校长十余年。1920年,因双目失明,辞职回无锡疗养,旋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自任校长直至病逝。留有《茹经堂文集》等大量专著、文章。其中还有一项独特的遗产,并非文字,即其吟诵法。
唐文治先生在上海交大和无锡国专期间,大力提倡吟诵,身体力行,以致受业学生,大都会其腔调。无锡国专人才济济,师多名士,生多才子,如章太炎、钱基博、钱穆、吕思勉、周谷城、郭绍虞、朱东润、夏承焘、饶宗颐等人都曾于其中授课,而陈中凡、王蘧常、唐兰、吴其昌、蒋天枢、钱仲联、钱伟长、冯其庸、范敬宜等著名学者,皆出其门下。于是唐先生的吟诵调流布江南,被称为“唐调”。
1934年,唐文治先生曾灌制吟诵唱片两张。据《 茹经先生自订年谱》,唐文治先生于甲戌年(1934年)七十岁高龄时,分别在五月底和十月中旬两次赴华东电气公司录制读文唱片,第一次“读文四篇”,第二次“讲演‘孝’‘弟’‘廉’‘耻’及读《诗经》《左传》法”。此事仅见于其日记,两张唱片是否发行,不得而知。至今我也没有这两张唱片的任何下落。
1948年,唐文治先生再为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十张唱片,其中绝大部分是吟诵。这套录音名为《唐文治先生读文灌音片》(10张LP唱片),由上海大中华唱片厂录制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