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绣球诗(秦皇岛市)
2018-04-17 09:59
绣球诗,顾名思义就像中国民间文艺舞狮表演中的“狮子滚绣球”一样滚动循环颂读,采用“鱼咬尾”的修辞方法首尾重叠相接,多为七言四句诗歌,每句最后几个字都和下一句的前几个字相同,属于回文诗形式中的一种,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一朵奇葩,也叫辘轳回文体,是一种衔头接尾格的诗,它可以象辘轳一样旋转回文而得。相传为宋代秦少游首创,而以苏东坡诗为最佳,《醒世恒言》中的《苏小妹三难新郎》一文有所记述。绣球诗的创作由来以久,可见到的回文诗,西晋初年苏伯玉妻《盘中诗》为最早,后经前秦妇女苏若兰的《璇玑图》最为著名,经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在回文诗的创作上各擅胜场,名领风骚。如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高启、汤显祖等,均有回文诗传世。经过历代诗人的开发与创新,直至今日,绣球诗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