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纸马是江苏无锡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祭祀用的纸制神像。一种用单色墨色刷印,另一种用墨版印在色纸上再开相勾画。无锡纸马始于唐代,至明朝时制作技艺趋于成熟,到清代达到鼎盛。其内容包含佛、道二教和民间传说中招财赐福、驱病除灾的神仙菩萨,以及人世间各行各业被神化了的祖师,如玉皇大帝张天师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灶神、财神等。

无锡纸马包含佛、道二教和民间传说中招财赐福、驱病除灾的神仙菩萨,以及人世间各行各业被神化了的祖师,如玉皇大帝、张天师、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灶神、财神、土地、福禄寿、关公、钟馗、姜太公、鲁班、陆羽、文曲星等。民间美术研究专家张道一教授20世纪50年代初在无锡调查时,收集到的纸马就有800余种之多,最常用的约30余种。每逢节庆或祭祀时焚化和供奉纸马,在民间十分普遍,但在近代无锡民俗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活动,这就是“请路头”。所谓“路头”,无锡人亦称“五路财神”,“路头菩萨”。其来历,据《无锡县志》载:“神姓何名五路,明末御寇死。因祀之”。何五路是明代无锡抗倭护城战斗中壮烈牺牲的英雄,百姓把他当作武财神供奉。明末以后,无锡民间习俗正月初五商铺新春开市,第一件事便是“请路头”(迎财神),祈求开市大吉,财源滚滚。清人顾铁卿《清嘉录·竹枝词》云:“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请路头”的民俗仪式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供奉祭祀印有“路头菩萨”的纸马。非但迎财神要“请路头”,而且逢时过节。婚丧诸事也要“请路头”。即便民间发生纠纷。过错方也得以“请路头”的方式向对方致歉谢罪。此外,过年时的送迎“灶神”(无锡人称“灶家菩萨”或“灶家老爷”)要用纸马;祭祀佛教菩萨和道教神仙时要用纸马;供奉各业祖师时也要用纸马。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合,无锡人应用的纸马在质地、规格上也有所区别。在祭祀时专供焚化用的纸马,纸质比较粗糙轻薄,多用墨线单色印制,人物形象也比较简单,无锡人俗称“印不清的亡人马”,这在无锡纸马中等级最低,也最普及。用于“请路头”或祭祀供奉神道、祖师的纸马,常印刷在彩色有光纸上,并加以彩绘。这种纸马的纸质较为厚实,可以折卷成长柱形,内盛锡箔折成的元宝或冥钱,加以焚化。也有将纸马折成长条状,长期供奉的。这类纸马的主顾以商铺及小康人家居多。还有一些做工特别精致的纸马,专供富商和豪门用,其中一套被称为“五路大神”,由“利市仙官”、“五路大神”、“赵公元帅”、“增福财神”、“招财童子”五张纸马组成。

 

上一篇:【民间舞蹈】永登硬狮子舞(兰州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宜兴手工刻纸(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