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十姊妹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018-04-15 12:59
十姊妹歌又称哭嫁歌,是分布在宣恩县长潭河、椿木营、万寨等乡镇及武陵山部分土家族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婚礼仪式音乐。
据《宣恩县志》(清·同治二年版)载:“亲迎,男家请童男十人陪郎,谓之十弟兄,女家请童女十人陪女,谓之十姊妹。”从这段文字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早在清代宣恩就已有了“陪十姊妹”的确切记载,这标志着土家族十姊妹歌在那时就已盛行了。同时,也不难看出,所谓十姊妹歌,就是土家姑娘出嫁之前,女方家请来的十姊妹在陪伴新娘时所唱的一种歌。而男方迎亲则陪十兄弟,唱十弟兄歌。这种“双陪”的特殊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约定俗成,成为土家族婚礼仪式中一套极为完整固定的模式和重要内容。
哭嫁应该说是十姊妹歌的上篇,因为在宣恩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都要哭嫁,还要唱“十姊妹歌”,用“哭”和“唱”的这种特殊方式来庆贺出嫁结婚这一人生最大喜典。哭嫁,时间长短不一,多则达数月,少则几日。一般是从男方择定了结婚的黄道吉日,到女方报送期单时便拉开了哭嫁的序幕,直到新娘出嫁那天上轿之前方才结束。十姊妹歌则是由陪新娘的“十姊妹”为其以歌代哭,从开台到圆台,都是以歌的形式进行,把新娘真声哭嫁的内容歌乐化、拓展化和仪式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十姊妹歌是哭嫁形式的演变与哭嫁内容的延伸,是土家族一种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的民俗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