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手狮舞(竹镇手狮舞) (南京市)
2018-04-15 10:20
竹镇民族手狮舞起源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清代,竹镇周边的来安、天长和六合县衙每年都要请竹镇手狮到县衙大堂表演手狮舞。竹镇地区有上灯元宵落灯面的习俗,每年正月十二开始朝庙,十三正式上灯,十五正灯,十八落灯,手狮就会在竹镇徐松茂广场(如今民族广场)进行表演,场面热闹非凡。
1959年还曾应邀参加南京市政府庆祝国庆10周年庆典活动。文革期间,手狮舞被当作“四旧”废除,使得竹镇手狮舞的发展戛然而止,甚至险些失传。2013年,经过大力挖掘和恢复,手舞狮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项目之一被挖掘再次登上城乡舞台,并在六合茉莉花园之一“大泉人家”开园之际亮相表演,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舞狮不稀奇,稀奇的是手舞狮。
竹镇手狮舞,至今仍保持着古老的纯手工制作工艺,或大或小的狮子全部是由竹子和铁丝制成,外边用宣纸裱糊,用纸扎手狮的,只有竹镇,具有唯一性。
2013年,为充分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竹镇成立了民俗文艺俱乐部,邀请退休干部吕长馥组织人手,将手狮舞队伍组建起来,充分挖掘竹镇纸扎手狮舞这一特色民俗艺术。
作为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之一,竹镇手狮舞已经走入校园,来自镇民族小学的12名学生加入了手狮舞传承队伍,成为当地这一民俗文化传承队伍里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