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2429a212410c838c.jpg

宁波走书原称“莲花文书”,又称“犁铧文书”,1956年定名宁波走书。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的余姚农村,清末明初流传入宁波城区,继又向镇海、舟山地区拓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唱区域甚广,除宁波、舟山地区外,还演唱于台州地区的临海、天台、黄岩和杭州等地,至九十年代初开始衰落。

  宁波走书的唱词用宁波方言,有说有唱,说唱并重,辅以形体动作,表演富有生活气息。在乡村深受欢迎,有“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的说法。宁波走书常用的基本曲调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等。四弦胡琴是主奏乐器,也有琵琶、打琴等乐器。伴奏者有时为主唱者帮腔、随唱和对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曲艺走唱形式。

  宁波走书表演开始为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后出现简单伴奏的形式,演员坐于桌后,乐队坐桌子两旁;演员因于桌后表演,动作幅度较小,故称“里走书”;再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作表演圈,称为“外走书”。时鄞西谢宝初的表演,城里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有千秋,名噪一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 

  由于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立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

  宁波走书曲调常用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俗称“老三门”。有时也用还魂调、词调、二簧、三顿、三五七等。

  走书演唱伴奏乐器中,四弦胡琴为必不可少的主乐,也是宁波走书音乐具有独特风格之处。其他乐器有二胡、月琴、扬琴、琵琶和三弦等。宁波走书的主要传统书目有:《白鹤图》、《黄金印》等。


t017b9ea7fcc2054c85.jpg



t01f48d411b2a693cd4.jpg



t01943d5fbb19a0128b.jpg

上一篇:【浙江·曲艺】独脚戏(国家级)

下一篇:【浙江·曲艺】平湖钹子书(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