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竹刻(金陵竹刻)(南京市)
2018-04-14 11:52
金陵竹刻是中国传统竹雕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与嘉定派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竹雕艺术的双璧。
金陵竹雕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数笔却意境深远。同时,金陵竹雕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材质选择甚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做人工修饰而古朴淡雅。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金陵竹刻在历史上技艺精湛,名家辈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竹刻艺术在明末的兴盛还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有一定关系。明代中后期,社会风尚一反明初的“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侈”的“简朴”风尚,社会生活逐渐奢靡,缙绅士大夫“导奢导淫”,绣户雕栋,花石园林,原本古雅简朴的竹器,也开始精雕细琢,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案头文玩。流风所及,普通市民也莫不“群相蹈之”。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竹刻艺术的发展。
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尤以朱鹤所创的嘉定派和濮仲谦所创的金陵派最为突出,两派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竹刻艺术史的双璧。
嘉定竹派为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朱鹤所创,他擅长诗文书画,艺术造诣极深;通古篆,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其竹雕设计、制作中,常以笔法融于刀法之中,所制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或朴茂质拙,或精妙细致,多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并行制作而成。在他看来,竹刻如不透雕、深雕,就不成其为雕刻。与精雕细镂、刻意求工的嘉定竹派迥然不同,金陵竹派则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同时,金陵竹派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材质选择甚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作人工修饰而古朴淡雅。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这都是金陵竹派的艺术魅力所在,为其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