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在“陈桥驿兵变”中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宋朝,结束了唐之后五代十国混乱局面,是为宋太祖。宋太祖是历史上一个很不错的皇帝,他雍容大度,宅心仁厚。他当皇帝后在皇宫秘殿里立了个遗训碑,刻了三条训辞:第一条:不得杀害柴氏子孙。(大宋江山是从人家手里诈来的,不能过河拆桥)。第二条:不得杀害言官。(上书言事者无罪)。第三条:不加田赋。新登基的皇帝都得先去看太祖遗训。虽然他们要与时俱进不一定全遵守,但至少说明,宋太祖比那些流氓出身的皇帝强多了,像刘邦、朱元璋、朱棣、洪秀全之流,功成之后就将功臣以及前朝旧臣基本杀光,前朝的皇帝一家更要斩草除根。宋太祖不杀功臣,用杯酒释兵权的和平办法解决了问题,皆大欢喜。

可是当皇帝这差事的吸引力实在太诱人了,墙外的问题解决了,萧墙之内倒是大意失荆州了。

宋太祖兄弟三人,二弟赵光义、三弟赵廷美,都是陈桥兵变的积极分子。后来又担任要职,是负责京城安全的掌军和执法衙门——开封府尹。

宋太祖有子二人,长子赵德昭,四子赵德芳,五十岁那年冬天(公元976年),天下着大雪,他突然病倒了。早已窥伺帝位的赵光义的亲信程德玄,收买了太祖身边太监王继恩。当太祖感到自己病重时,就让王继恩持诏去召四子赵德芳进宫。王继恩没去召赵德芳,倒是直接去了开封府通知赵光义,程德玄已在门口坐等,赵光义也通宵未眠,当得知这个消息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在程德云和王继恩的催促下,立即进宫,不等通报直入太祖寝殿。史载,但遥见烛影下晋王赵光义时或离席,又听到“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第二天早晨,赵光义立即在灵柩前即位,并一改下年改元的旧制,立即改元太平兴国。是为宋太宗,改名炅。太宗这样迫不及待即皇位和改元之举,引起了外界许多猜测。太祖死时,只有他兄弟二人,没有第三人在场,太宗之后的北宋七个皇帝,都是太宗的子孙,当世写史者谁敢冒这风险,搜集真相。倒是司马光、李焘等文人极力为太宗开说,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因此,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就成了千古疑案。其实后人也懒得去追查个水落石出,反正都是他们一家人惨杀争夺,皇帝轮一百回也轮不到别人头上,谁当皇帝还不得都喊万岁。这种闲事管多了是要掉脑袋的——文人们这样想。

上一篇:【民俗】巴寨朝水节(甘南州)

下一篇:【民间文学】贱三爷的故事(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