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调主要流行于 钟祥县、 荆门县等县,曾一度讹称良善调,源出 清初川东北 梁山县(治所在今梁平)一带流行的 灯戏曲调。但作为自成体系的剧种,则形成于湖北荆门、钟祥一带。清 乾隆年间梁山调沿 汉水传入湖北荆 门、钟祥,与当地 民歌和其他戏曲声腔相融合后,形成了行当较为完整、独具声腔特色、自成体系的汉族戏曲剧种,至今在当地及周边传承。

截止至2009年底,梁山调腔系涉及川、湘、鄂、滇东、桂北、粤北、赣中、陕南、豫南、皖南、闽西等十二个省区的 灯戏、 花鼓戏、 采茶戏中的梁山调、川调和灯调。据有关专家考证,梁山调在 长江和汉水流域都有缩影,落地生根于荆门、钟祥,并形成一种新型的地方戏曲剧种,这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其他剧种和声腔中并不多见。


上一篇:【 民间舞蹈】阳江打水浒  (南京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远安花鼓戏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