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咸丰县朝阳人李宗顺、刘桃安、李仁堂三人,都是木匠,善雕刻,爱娱乐,且交谊甚厚,每逢春节就在一起玩花花灯。他们在唱词唱腔方面,揉进了不少山歌小调,使表演更加活跃,更富趣味。他们还以民间故事“七仙女下凡”为题材,把花花灯中的一旦两丑改为一生一旦一丑(旦为张七姐,生为董永,丑为土地公公),在动作上突出了生角的潇洒和敦厚,加强了丑角的滑稽和诙谐,同时还把交换场地时走的较简单的横移步改成了弓步旁移带转身的“丢一字”,使三人在场上转来转去,交替循环,于是又名其为“三人转”。后来三人转在表演上又有所发展,三个角色始终站成三角形,生、丑都是猫着腰,眼睛盯着旦角,而旦角始终跳“丁丁步”,故又称“丁丁猫”。丁丁猫表演达到高潮时,那灵活的转动似盘子在地上转,从而又被称为“地盘子”。


上一篇:【传统美术】唐山面塑(唐山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罗锅子香油传统手工技艺(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