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传统戏剧】衡阳湘剧(国家级)传承人:谭东波
2017-03-31 11:39
谭东波 1961年考入市文艺学校,从师李育全学习湘剧传统声腔音乐。1967年从师张华湘(湖南师大毕业生)学习音乐理论、二胡。1969年试行对样板戏进行创 作、作曲、配器,长期已来为大小几十个剧目作过编曲、作曲。1977年向谭保成全面系统地学习衡阳湘剧高、昆、弹、声腔。1978年对衡阳湘剧声腔、音乐 进行系统发掘、整理。1979年参加衡阳地区音乐创作学习班,由杜光、康惠林老师讲授配器和声学,后于1982年由贾古、石生潮老师讲授戏剧规律,聂春吾 老师讲授和声基础课。1980年调市文艺学校任教,兼任音乐教研组长。1982年就读函授音乐学院、作曲系。1983年参加列为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剧志•湖南 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湖南戏曲音乐集成》的编写。1985年参加潇湘电影制片厂作曲(研究生)魏景舒举办的和 声学学习班,以优良的考核成绩结业。1993年参加全国汇演获奖剧目,祁剧《甲申祭》中担任“主胡”。2005年9月,为纪念夏明翰诞辰105周年文艺晚 会为湘剧小段《江城浩歌》作曲。2005年11月17日为中国、日本友好文化交流湘剧公演会当任主胡。衡阳湘剧声腔音乐能全面继承的,仅存本人一个。1980年调市文艺学校任教(有考评证)。1998年在剧团带有徒弟:罗辉(男)、陈梦园(女)不仅能把握湘剧风格,而且技法娴熟,并能独奏。2007年再次调市文艺学校任教,41名湘剧班学员音乐、京胡、基本乐理。
由于自己的工作表现和成绩,1973年曾在《衡阳日报》受到登报表扬,常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9年在市文化局组织的戏曲团体演奏员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培养的学生,有在2003年湖南教育厅举办的三独比赛中获二胡比赛一等奖。2004年省音协举办的“虎丘•飞达杯”二胡比赛三等奖。衡阳市首届民族器乐大 赛二胡一等奖、三等奖等。并获得衡阳市音协,民族器乐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优秀指导奖》。1995年个人简历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 录》,2005年被载入《共和国的辉煌》……等书籍中,并收入国家档案库。现为衡阳市民族器乐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戏剧家协会会员,湖 南省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博学会员、研究员、理事。
1970年为现代戏《红色娘子军》昆腔作曲,在市汇演中获作曲奖。1978年为改编传统戏《胡迪闹钗》高腔编曲,在市汇演中获编曲奖。1981年为现代戏 《贺龙军长》音乐、作曲、配器,在市汇演中获作曲奖。1982年为《贺府斩曹》音乐设计、配器、主奏,获湖南省演出二等奖。1983年参加《中国戏曲志• 湖南卷》的条目编写,于1988年湖南省文化厅颁发了《荣誉证书,特授与贡献奖》。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 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联合颁发了《纪念证书》1993年湖南省文化厅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颁发了科研成果二等奖。1993年为全国汇演获奖剧 目,祁剧《甲申祭》中担任“主胡"湖南省文化厅以工作成绩显著,颁发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