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安乡硪歌(湖南省)
2018-04-13 12:56
安乡硪歌是在修筑堤垸打硪夯实泥土时演唱的一种地方民歌,来源于劳动工具石硪而得名,流传于湖南省安乡县境内。安乡硪歌历史悠久,曲调优美,歌词丰富,节奏感强,地域鲜明,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劳动时即兴创作出来的,因当地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创作出来的歌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安乡硪歌》源远流长,历史十分悠久。硪歌随着石硪的使用而产生。伴随时代的进化和劳动实践的不断发展,《安乡硪歌》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完善。具体产生何时,已无从考究,至迟在明万历年前,方志已有明确记载,围堤修垸就有硪歌伴随其劳动,距今已有500多年传承历史。加之受荆楚文化的熏陶,与唐代出现的田歌、山歌、习俗歌的影响,使简单的劳动口令逐渐形成了有节奏又有旋律的劳动号子。又受宋词元曲的影响,演唱词曲又有了很大的改进,至清代、民国初《安乡硪歌》日趋成熟,由于年年修堤打硪,唱硪歌的人也越来越多,声腔也越来越美,成了修堤工地一种不可缺少的劳动文化现象。
《安乡硪歌》流传地域广泛。不仅安乡县域内家喻户晓,而且影响并流传到与安乡接壤的湖北省石首市、公安县和湖南省的澧县、津市市、南县、、汉寿、鼎城区等八个区县市。
随着生产、生活和防洪的需要,堤垸建设中打硪已成为一种长久不衰的劳动形式,所以硪歌也不断得到发展,又由于移民的迁入和人口的变化,在不同方言的基础上,在安乡境内便形成了“南乡硪歌”(以下渔口镇为代表)和“西乡硪歌”(以安福乡和安凝乡为代表)两大主要流派。演唱的内容也愈来愈丰富,演唱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声腔日臻完善。因此,形成了湖区特有的一种劳动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