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澧州夯歌(湖南省)
2018-04-13 12:50
澧州夯歌又称硪歌,是流行于湖南省澧阳平原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音乐节奏的地方民歌,属于劳动号子。其节拍规整,音域适中,对比度很强,音乐坚定有力。一般以一个领,众人合的形式来表现。
澧州夯歌内容丰富,大体可以分为叙事、抒情两大类。叙事类以一些传统戏曲唱本为主。抒情类则可自由发挥,随兴演唱。
领唱高手一般都能即编即唱,且用词诙谐幽默、风趣动人,极宜调动大家的劳动热情。它曲式多样,歌词要求压韵。
澧州夯歌形式多样,流传广泛,主要是以口头形式传唱,无需其他乐器配合,旋律简单优美,朗朗上口,好记易学。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不仅具有简约美和质朴美,同时诙谐幽默,耐人寻味,引人入神。另处,又借鉴了民谣、曲艺、戏剧等艺术的形式,使表现力增强。不过,它传承松散,无严格师承关系,多以在实践中相互学习为主。
因地域区别,澧州夯歌又曲式不一,基本形成了四大流派:高山调、花丘调、平原调、湖乡调。
高山调以高腔见长,极富山地特色,而且擅唱长本头,有头有尾,深受人们喜爱。王家厂至太青等山区乡镇的高山调,行腔高亢有力,刘国庆是其主要传承人。
花丘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词作衬词,把地方戏剧中的花腔揉进号子,行韵高亢,圆润丰满。盐井、彭家等乡镇,以关照前、黄盛海等领唱人为代表,形成极具当地语音特色的花丘调。
平原调的曲调平静秀丽,犹如闰房待嫁绣女,静而不呆、秀中传情。澧南、澧阳地区属平原调区域,此调式旋律优美,具有节奏变化多样,领与和转换自然的特点,向多才、向才文、苏玉兰等领唱人为代表传承人。
湖乡调在结构上更加完整,还大量引进了戏曲的演唱风格,在澧州夯歌中最具现代色彩。小渡口、九垸等乡镇的湖乡调,具有领腔平缓流畅,合腔明快质朴的特点,赵从贵等领唱人是其传承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