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花鼓”因民间家庭生了儿子“整酒打喜时舞蹈狂欢”而得名。建始县三里、高坪、红岩一带土家姑娘出嫁后在婆家生了男孩,叫做喜得“贵子”。双方家族都皆大欢“喜”,定下“打喜整酒”吉日隆重庆贺,夜里因客多没有床铺睡觉,宾客们便用唱歌跳舞来混时坐夜,乡间称这种唱歌跳舞为闹 “喜花鼓”。 “喜花鼓”的形成起源可追溯到清康熙。


上一篇:【民间音乐】薅草锣鼓(咸宁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利川灯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