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统戏剧】甬剧(国家级)
2017-03-31 11:24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它最早在宁波及附近地区演唱,当时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宁波滩簧”在上海遭禁演后称“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甬剧”和“改良甬剧”。
甬剧音乐曲调丰富,主要有从农村田头山歌、对山歌、唱新闻演化而来的“基本调”、“四明南词”曲调和从乱弹班中带来的“快二簧”、“慢二簧”及一些地方小调。甬剧“基本调”主要用于叙述故事情节,“四明南词”曲调主要用于抒发人物感情,“二簧”主要用于描绘高亢激昂的情绪,小调则用来表现特殊情景和情感;近50年还运用相互转接的揉和,形成多种综合曲调。
甬剧适宜于演清装戏、三十年代西装旗袍戏和现代戏,紧跟时代,贴近现实生活,如传统戏《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双玉蝉》等,现代戏《王鲲》、《亮眼哥》、《红岩》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甬剧的流布区域最早主要在鄞县、奉化一带,后逐步遍及宁波地区以及舟山一带乡镇。解放前活跃在上海、宁波等地有较多的甬剧表演团体,并随着上演剧目的发展变革,历经男小旦、女小旦、改良甬剧等几个时期的兴衰,至1949年时著名甬剧艺人有贺显民、徐凤仙、金翠香、金玉兰、黄君卿等。解放后宁波成立宁波市甬剧团,上海成立堇风甬剧团,演出区域主要集中在宁波、上海、舟山等地,并向周边延伸,南至台州,西至丽水、金华,北至杭嘉湖。目前甬剧专业表演团体仅存宁波市甬剧团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