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25163a62e2b6bf4a.jpg

   以“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而驰名中外的浙江昌化鸡血石,是我国六大国石之一,其技艺独特,被誉为“印石皇后”、“国之瑰宝”,从元末开采雕刻以来,至明、清盛行于世,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开创了使用昌化鸡血石的先河。清代,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皇帝和慈禧太后均选昌化鸡血石作宝玺。 

       享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昌化鸡血石是自然界200多种宝玉矿中色彩最丰富、最富于变化的宝石,“因色取巧、按材施艺”,是昌化鸡血石雕最具特色的风格之一。昌化石雕充分利用其血色、质地,烘托主题,所雕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润、细、腻、温、结、凝”,是昌化鸡血石之六德。色、质、形、景、纹、图、意,卓然杰出,其质地细腻、温润、通灵,色泽之丰富和娇艳,是其他石材难以望其项背的,其雕刻造型意象更是千变万化,恰似一幅幅立体画。 

       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据金石家评价,昌化鸡血石与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和芙蓉石同称治印“三宝”。昌化鸡血石雕,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和经济价值,鸡血石雕精品价值超过黄金几十倍,田黄以两计,价值3倍于黄金,而鸡血石羊脂底、全面通红者更是价逾田黄。鸡血石具备收藏、欣赏、保值要素,已成为临安市重要的工艺美术项目和支柱产业,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国和港、澳、台地区,享誉海内外。 

       鸡血石雕刻,色、质、形、景、纹、图、意等卓然杰出,具备了“润、细、腻、温、结、凝”之六德,其质地细腻、温润、通灵,尤其是根据“血”和“地”的特点雕刻造型意象,更是变化万千。2008年,“鸡血石雕”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巧夺天工的昌化鸡血石产自浙江临安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原属昌化县。据考证,玉岩山地层中的辰砂与地开石、叶腊石、高岭石等矿物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鸡血石。

t01fe57b0b3ee952949.jpg



t01b9930e03970a1458.jpg

上一篇:【湖南·传统舞蹈】毛古斯舞(国家级)传承人:彭英威

下一篇:【浙江·传统医药】畲族医药(痧症疗法)(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