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统音乐】琵琶艺术(平湖派琵琶)(国家级)
2017-03-31 09:47
平湖派琵琶艺术因浙江平湖人士、清代琵琶大师李芳园(1850-1901年)为代表而得名,是我国近现代琵琶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
平湖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杭嘉湖平原北部,南濒杭州湾,东临上海市。农耕文化发达,以种植水稻为主,民风温厚纯朴,为人文毓秀之乡。
李芳园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在家庭熏陶下,李芳园自诩“琵琶迷”,携琴交游,遍仿名家,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平湖派”,得到我国琵琶界及民乐界的承认。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演奏特色主要体现在右手轮指技法上。轮指,是琵琶演奏技法中最基本也是最富特色的一种技法。主要有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种,平湖派基本采用下出轮,兼用上出轮。言色清健圆活兼声缓且长,婉约明丽,富于江南特色。
李芳园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编撰出版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上海赐书堂出版)。该书收录了当时全国流传的琵琶乐曲如北派的《淮阳平楚》、南派的《郁轮袍》,以及自己编创的《青莲乐府》等共十三套,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主要流传在江浙一带。
李芳园在《琵琶新谱》自序中自认为平湖派首创人是其“高祖西衡公,自己是第五代,李的学生朱英(1889-1954年。曾任上海国立音乐院教授)为第六代,朱的学生杨少彝(1913-1974年。曾任西安音乐院教授)为第七代,杨的学生任鸿翔(1942-1999年。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整理出版了《平湖派琵琶曲13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以及杨毓荪(1950- )整理编著《平湖遗韵》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为第八代。
平湖派琵琶艺术在我国民族音乐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目前掌握平湖派琵琶演奏技能的仅杨毓荪一人,据他了解,目前全国各音乐院校已无人教授平湖派特有的 “下出轮”指法。而杨毓荪现居美国。平湖派琵琶艺术面临失传之虞,急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