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皮影戏(湖南皮影戏)

  【类别】:传统戏剧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

  【保护单位】: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项目简介】:

  湖南皮影戏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湖南各地。其影人多为“纸偶”,在影型制作上吸收了剪纸、绘画、雕刻等多种民间艺术的精华,雕刻刀法丰富,虚实结合,繁简相映,造型美观,惟妙惟肖。

  湖南皮影戏脚色行当齐全,各行当又有进一步的分类,如旦脚细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等。表演时细腻传神,动作性很强。湖南皮影戏传统剧目达数百种,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传承湖南皮影戏的艺术传统,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演出了多种在国际、国内荣获大奖的优秀剧目,其中《龟与鹤》、《两朋友》等作品深受各界赞誉,成为剧院的保留剧目。

湖南皮影戏源远流长,是中国最古老的舞台艺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涵盖了中国南方皮影的主要特征;在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湖南皮影戏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于湖南民间。据传起源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现有的史料可考为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保留的传统剧目有数百种,流派有:长沙皮影、澧县皮影、衡山皮影、常宁皮影等。

湖南皮影造型生动夸张、优美洗练;雕刻刀法丰富,虚实结合,简繁映衬,美学风格与中国北方迥然不同。其表演细腻传神,动作性强;角色行当齐全,各行当又有 细分,如旦角又分青衣、花旦、瑶旦、刀马旦、闺门旦等,且各有各的皮影表演程式。湖南皮影戏的创作历来有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强调戏剧冲突,剧目中蕴含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的传统。


上一篇:【湖南·传统美术】土家族织锦(国家级)传承人:叶水云

下一篇:【传统戏剧】傩戏(沅陵辰州傩戏)(湖南省怀化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