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朱彦青,1970出生,忻州定襄人,忻州体校教练,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朱彦青出生于一个挠羊世家,祖上的荣誉伴随着他成长;作为一名摔跤教练,学生们的荣誉让他泪水盈眶。十几年默默付出的背后,有他的汗水也有他的欢乐。

1983年,在摔跤教练的父亲朱富山的培养下,十六岁的朱彦青考入山西省体育运动学校摔跤,其间进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

1999年,朱彦青担任了忻州体校的摔跤教练,在任教期间,他时刻谨记“发扬挠羊精神,传承跤乡雄风”的宗旨,在孩子们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由于自己形体的劣势而发挥不出来的东西全部灌输到孩子们身上,形成了以“抱腿”为主,“勾、踢、别”等各种摔法相结合的技术特点。2000年,朱彦青获得“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者“称号;在2008年“忻州挠羊赛”顺利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朱彦青也在坎坷中培养了许多摔跤名手,梁磊、樊建、史尚勇、王志军、徐国栋、贾政等不同程度驰骋国内外赛场,为国家取得了很多荣誉;2009年,他获得“山西省优秀人才输送奖”;2011年5月1日,朱彦青在获得忻州市委颁发的“《忻州精英》新闻人物”的同时,5月4日,他又获得共青团山西省委、山西青年联合会颁发的“转型跨越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而在这一年,他参与了《山西省国际式摔跤基本技术训练大纲》一书的编写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朱彦青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许多摔跤技能,现在忻州市各村镇只要举办摔跤比赛,都要带着学生去参加,一来为乡亲们助兴表演,二来锻炼学生的实战经验,三来发现优秀摔跤人才。不仅如此,他还发动组织忻州、定襄、原平“三县”对抗赛,为老百姓作精彩表演,甚至于远赴大同、朔州、榆次等地去作摔跤表演,使传统体育项目“摔跤”在三晋大地上继续发扬光大。


上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挠羊赛(山西省忻州市 国家级)

下一篇:【湖南·传统美术】土家族织锦(国家级)传承人:叶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