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镂刻粘贴画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赫哲”是满语,大意是指“东方的人们”。他们跟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悠久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提升也存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艺术财富。鱼皮剪画,便是其中的一种。

用鱼皮剪刻成各种花纹和图案,经染色等艺术加工后粘贴或缉缝到衣服、器物以及萨满神服、神具上,是赫哲族及其先民的特色文化。然而,虽然这些花纹和图案绝大多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这一族群先民们向往美好的生活情操和追求艺术的审美情趣,但是这些物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用于观赏的艺术品,只是附属于实用衣、物的装饰品。它们只是广义的艺术品,生存和生活艺术的艺术品。而与其有着密切传承和借鉴关系的鱼皮镂刻和鱼皮剪贴画,才是非广义的纯粹艺术范畴的艺术品,它们过去曾经,今天仍在,今后必将更加散发出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鱼皮镂刻和剪贴画曾被称为“无纸剪纸”。诚然,它们在使用的工具和技法上与剪纸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体现出某些借鉴甚至渊源关系。赫哲——那乃等渔猎民族的装饰花纹、图案和剪刻艺术品在广泛使用鱼皮之外,曾经并仍在使用其他质料。据不完全统计,就有鹿皮、麂皮、犴皮、野猪皮、蛇皮、蛙皮、蜥蝎皮、桦树皮、棉布、丝绸、铁片,也包括纸张。材质选择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这些民族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然而这并不能掩盖鱼皮镂刻和剪贴画所独具的眩目光彩。鱼皮以其“天留纹锦”般的自然纹理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与民间艺人们的古朴技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赋予了鱼皮镂刻和剪贴画蓬勃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鱼皮镂刻粘贴画

今天以赫哲人为主体的一批民间艺人,汲取了鱼皮服装,鱼皮器物,鱼皮纹饰以及鱼皮萨满服饰中的艺术营养,传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他们有的推陈出新,有的另辟蹊径,创造出一大批风格相迥,内容各异的鱼皮镂刻与鱼皮剪贴画艺术作品。

鱼皮剪贴画与鱼皮镂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初看上去,画面极其相似,但是创作技法却大有不同。后者更接近于剪纸,大的工序就是一道:剪或刻,而前者更接近于“布贴画”、“麦秸画”或“牛角画”等艺术品,它的创作工序则至少是两大步:剪和贴。

在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孙有才老人的家里,有一件早期鱼皮画作品。这是一幅用剪贴艺术创作的以“七星砬子”为主题的鱼皮剪贴画。作品取材于赫哲民间传说故事。屹立在江岸那块犹如老人翘首远望的巨石,长期以来成为赫哲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人们若出水打鱼,或遭天灾病患,都要到这块巨石前烧香磕头,酒肉祭奠,祈求保佑。这幅画作中,用鱼皮剪贴的七星砬子“巨石”和滚滚涌动的“江水”活灵活现。因时间较久,画面色泽已经比鱼皮本色深了许多,使得这幅鱼皮画除原始的质朴之外,更平添了些许浓重、深沉、苍凉的历史感。更加烘托出赫哲民间传说中街津(盖金)老人变成巨石守望在惊涛骇浪中的那振人心脾的悲壮氛围。

鱼皮剪贴画的工艺源于传统的鱼皮纹饰剪贴技艺。这种剪贴技艺虽然出于装饰,但其发达的各种纹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艺术元素和艺术灵性,为现代赫哲人的剪贴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鱼皮装饰的载体——服饰、器物随之演变、转移,而装饰艺术的本体凸现出来。它不再需要一个载体作媒介,而直接作为艺术品走入赫哲人的生活。可见,古老的鱼皮剪贴技艺是现代鱼皮镂刻与剪贴艺术的根,如果没有先人的鱼皮纹饰剪贴技艺,就不会有现代人的鱼皮镂刻画和剪贴画。换言之,失去原始的鱼皮纹饰剪贴技艺,现代的鱼皮剪贴艺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会有如此盎然的勃勃生机。

鱼皮画是赫哲族传统的艺术品种。经过当代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已经具有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上一篇:【民间美术】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黑河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嵩县大铜器(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