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皮文化是以桦树皮为原料进行生活器皿创造——因袭——再创造的文化现象。据考证,桦皮文化为高纬度诸民族所特有,它产生于遥远的洪荒时代,直到本世纪上半叶,我国境内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还在生产生活中沿用,在文化人类学上有“活化石”之誉。鄂伦春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由于长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桦皮文化开始成为该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民族博物馆,都可以看到鄂伦春族创造的桦皮制品。从四个方面阐述鄂伦春族的桦皮文化。

一、居室建筑方面

《北史·室韦传》有“桦皮为屋的记载,《隋书·室韦传》亦有“以桦皮盖屋”的记载。这种屋就是被鄂伦春称之为“斜仁柱”或“撮罗子”的居室。“斜仁柱”最初的覆盖物“塔路”是从桦树上剥下来未加工的桦皮,由于桦皮较厚,“斜仁柱”内部较暗,只能从“斜仁柱”顶端的通烟口和门两处进光。另外,还有一种“铁克沙”是经过多道工序加工的桦树皮覆盖而成的住室。这种“铁克沙”经久耐用,而且透光较好,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怕冰雹。鄂伦春的另一种建筑是“奥伦”或‘达乌图”(即搭在高处的仓房)用来贮存食物、肉干、粮食及野菜等。鄂伦春还有一种建筑叫“林盘”,是过夏避暑的简易棚舍即桦皮棚,一般要盖在地势较高、通风好、有水有树、饲草又好的地方。搭盖时先立五六根桦木柱子,再放上三根梁和四五十根细椽子,在上面覆盖桦树皮。然后在里面搭上板铺,这种“林盘”就能住人了。使用桦皮的居室,还有“祜木汗(即小窝棚)是鄂伦春人夏季野外狩猎期间临时搭盖的居室,简单而实用。很显然,桦皮是鄂伦春人不可缺少的居室建筑材料。

二、生产工具方面

鄂伦春族自然选择依山傍水的桦树之地,这不仅是防风饮水的需要,而且也是从事渔猎生产或便于运输的需要。如桦皮船(“奥木鲁钦”)是鄂伦春人使用的一种传统的水上运输工具,它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桦树皮。制作时用几十根长短不同的樟松木条做船的骨架,然后把剩下来的桦树皮用马鬃绳缝接起来包裹在骨架上,用木钉钉上,有缝隙及用木钉钉过的地方均用松树油堵塞,用烙铁烫均匀。桦皮船具有体轻、速度快的特点。《黑龙江省志·民族志》第七篇《鄂伦春族》有关桦皮文化的记载:早期还用桦皮制作滑雪板(鄂伦春语“亲娜”)。猎民还用桦皮制狍哨,仿狍崽的叫声,诱猎母狍。鄂伦春族手工桦皮制品很多,有桦皮篓(“空改”)、拾果箕(“古约文”)、水桶(“木灵刻”)、桦皮盆(“阿汉思”)桦皮碗(“阿参恩”)、针线盒(“敖沙”)、烟盒(“玛塔”)等。在鄂伦春人原始社会生活中,采集业是重要的经济来源,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用桦皮制成的各种器皿成为采集业的主要生产工具。采集的工具和采集的方法极为原始简单,就是把摘下来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或是浆果,装进系在腰部前后的大大小小的桦皮桶里,采集的人们渴了还可以划开吐了芽的桦树皮,吮吸流淌出的甘甜的桦树汁。直接用于采集的桦皮工具是一种叫‘古腰么”的半圆形的桦皮制品,‘古腰么”的优点在于替代了用手直接采摘都柿的传统方法,一株都柿只须抄一两下,就可采集完毕。采集在现代鄂伦春人中仍然被沿袭,采集用的桦皮篓也仍被使用。

三、婚丧习俗方面

鄂伦春族实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的习俗。婚事一般是通过媒人求婚的方式,进行认亲、送礼、迎亲三个过程。其中男方父母媒人陪同到女方家认亲、送礼、送酒肉,盛酒的器皿均是用桦皮制作的桶或篓。嫁妆随女方生活条件而定,女方家庭条件好可带精致的马鞍,彩绘的“阿达玛拉”(即桦树皮制作的箱)用来装贵重的服饰、腰带和帽子及精巧的桦皮针线盒等物品。鄂伦春族传统的丧葬习俗主要有风葬、土葬、火葬和水葬4种。葬婴多用桦树皮包裹,葬成人多用桦皮棺材,有的地方是用柳条和桦树条编制好棺材底,然后用桦树皮覆盖在死者身上,前后也用桦皮堵上,这种原始的棺材称为“巴克萨’。鄂伦春在陪葬品上使用桦皮碗等,如死者是女性则将其生前用过的桦皮针线盒放在右手旁。

四、雕刻及绘画艺术方面

从鄂伦春族传统手工艺品上看,桦皮制品和兽皮制品较为发达,而且这两种传统手工艺在他们自身的生产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具有集观赏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性能。雕刻和绘画主要是用在桦皮制品和木制品上,鄂伦春人用桦皮制作各种盆、碗、盒、箱等器皿,而且在上面用特制的骨器压刻美丽的图案和花纹。体现鄂伦春人刻压艺术的主要是‘阿达玛拉”(桦皮盒),鄂伦春人在上面画的多是花草、动物、云及神像等。花草、蝴蝶主要画在桦皮摇篮及桦皮盆的周边。鄂伦春人还用桦皮剪各种形态逼真的鹿、犴、狍子、马、猎狗等。在儿童玩具中,大人们时常用桦皮为他们制作小摇篮及桦皮背包。在当代鄂伦春人采用传统的民间花纹及抽象的艺术手法制作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桦皮镶嵌画。

综上所述,桦皮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原始性,伴随鄂伦春人度过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特定的自然环境为鄂伦春人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创造、发展桦皮文化的自然条件,特定的狩猎生活成为孕育和创造具有山村文化鲜明特点的桦皮文化的雄厚基础。桦皮文化的延续及桦皮镶嵌画为代表的当代桦皮文化,为鄂伦春族乃至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光彩。


上一篇:【民俗】圣侯巡安民俗 (漳州市)

下一篇:【民间美术】鱼皮镂刻粘贴画(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