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兴盛于清末的笋江扒龙船习俗,拥有龙船鼓、请龙、献江、祭神、竞渡等环节,具有浓郁的闽南民俗特色;龙船鼓一起,犹如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扒龙船,又名赛龙舟,古称“竞渡”,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仪式。后来,为了纪念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竞渡”逐渐演化成为端午节一项重要活动。《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竞渡自古相传,延续至今。明清时期,泉州舟人竞渡成为盛大节日活动。据清乾隆版《泉州府志·风俗篇》中记载:“端阳,龙舟竞渡,黄克晦﹙明﹚诗:乍采芙蓉制水衣,蒲觞复傍钓鱼矶。歌边百桨浮空转,镜里双龙夹浪飞。倚槕中流风澹荡,同桡极浦雨霏微。为承清宴耽佳赏,自怪猖狂醉不归。”

俗话说,“五月节,龙船鼓,满车路”。兴盛于清末民初的笋江扒龙船习俗,拥有龙船鼓、请龙、献江、祭神、竞渡等环节,具有浓郁的闽南民俗特色。龙船鼓,是一种民间传唱的龙舟调,既有鼓声又伴以歌声,歌声雄浑壮美,节奏鲜明,扣人心弦。据鲤城区龙舟文化促进会会长王友强介绍,龙船鼓会从农历四月初一一直唱到五月初五,算是对端午竞渡的一种“预热”。在竞渡开始前,还要举办非常隆重的请龙仪式,一方面祈求出入平安、身体健康,一方面也祈祷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上一篇:【传统医药】泉州养生香制作技艺(泉州市)

下一篇:【民俗】通远王信俗(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