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是泉州南少林的护寺棍法,传承已有200多年;村民以扁担演练棍法,套路多种,兼枪带棍,开阖之间蕴含精妙武理;施厝村内至今流传着众多扁担英雄的传奇故事

在泉港区,施厝扁担拳可谓家喻户晓,它是当地传承200多年的武艺拳种。据称,施厝扁担拳的前身是泉州南少林的护寺棍法,属泉州南少林武术在民间的遗技。施厝村民以扁担演练棍法,故称“扁担拳”。施厝扁担拳套路有:三斧开天、七步势、十四式、二十四式、三十六式、七十二式和一百零八式。招式势势相承,兼枪带棍,拆练合一,其中诸多动作名称仍沿用古少林之武术术语。

历史悠久 前身为南少林棍法

如今一提武术,许多人会立即联想到竞技比赛、功夫影视作品、武侠小说等等,社会上甚至有认为“武术家都在娱乐圈”的观念存在。从宣传的角度看,武术与影视剧结合确实有放大效应,但武术绝不仅仅是一场“秀”。它是一种以强身健体为主、搏击为辅的锻炼身体的方式,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实际上,武术生发于简单的生活。武术界有拳谚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功夫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在平时无意中做出的动作当中。而武者也并非单纯出现在舞台上,更多是默默隐身在社会的角落里。

上一篇:【民间文学】苏六娘传说(揭阳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老鼎丰中式糕点制作技艺(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