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雕刻工艺(哈尔滨)
2018-04-09 09:37
铝板影雕是中原文化中手工刻雕、漏花工艺的延续。手工刻雕、漏花工艺在古代的中原地区广泛流传。孙忠和的太爷出生在山东省青州府(今济南市东),自幼学习这门手工艺,爷爷孙丙财在闯关东时,将这门手工艺带入东北的阿城地区。那时主要是为街坊邻里刻一些日常用品及门窗漏花,以维持家用。由于家庭的影响,孙丙财的儿子孙元昌也继承父亲的这门手艺,学会了刻雕工艺、参军专业回农村,专门做箱柜的刻雕生意,在当时的阿城一带乡村很有影响。到了孙忠和这一代,就将祖辈三代人的手工刻雕、漏花工艺在金属铝板上刻雕,在继承传统刻雕、漏花工艺基础之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一朵传统文化的奇葩。
1978年孙忠和参军并刻雕工艺带队,当兵的第二年,部队领导看他干工作非常主动而且还有手艺,就要他搞宣传工作,除画画刻雕外,还叫他在部队带徒弟,由于部队的可用的刻画材料多,这样就接触到铝板材质,渐渐地孙忠和就把家族传承下来的这门手工刻雕、漏花工艺应用到铝板材质上进行创作。
孙忠和出生在金源内地,丰厚的金源文化底蕴和中原文化的传承基因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丰富、淳朴的民俗民风是他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他曾多年深入到农村、厂矿,跑遍阿城及周边地区的山山水水进行实地考察,搜集当地民俗、民风素材,积累创作经验。他的作品采取点、线的刻绘笔法,突出作品的柔和、逼真而富有生命鲜活的动感。或有精致、纯净,又不失浪漫、夸张。受到业界的好评,参加过多次省内外艺术展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