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鼻烟壶是潮州玉雕的重要品种,历史悠久。《潮州市志·玉雕》( 1988 年)中述及:“明代、潮州已有玉雕作坊。”明末清初,鼻烟由海外传入中国。康熙王朝开始有瓷质鼻烟壶出现。清代至抗日战争前夕,古城琢玉街(现义安路南段俗称仙街头),可谓五步一作坊十步一商户(多设为前店后作坊)。各家用料多为档次不同的玉石。抗日战争开始后,潮州百业凋零,众多玉雕作坊相继倒闭。至解放后,玉雕作坊渐渐恢复,艺人也开始制作玉鼻烟壶,特别近三十年来, 潮州玉雕恢复传统产品。产品以玛瑙,水晶,玉石为原料,通过选材,采用制坯、雕刻、掏腔、抛光等等精细制作技艺成形,产品类型有光身浮雕、镶嵌等形式。与国内的京派、鲁派、冀派、粤派的料器鼻烟壶形式截然不同。

目前,鼻烟壶制作以潮州古城区为主,产品在国内外已受到收藏家的喜爱,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潮州鼻烟壶制作艺人青黄不接,制约其创新发展。因此,对该项目应予以保护。2015年,潮州鼻烟壶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舞蹈】南上官狮舞(侯马)

下一篇:【传统舞蹈】走兽高跷(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