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张氏传统筝艺(哈尔滨)
2018-04-07 15:42
“张氏传统筝艺”是根植在山东筝派基础上继承的传统筝曲和独具特色的传统古筝演奏技艺。它历经百年,有筝艺“活化石”之说。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民间乐器之一。它始于春秋,迄今至少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其中山东筝派以其历史悠久、影响广泛而备受推崇。历史上山东筝主要在鲁西的聊城地区和鲁西南的菏泽地区,特别是在聊城地区的清平尤为兴盛。
张常清(1885-1976),山东东昌府清平县人(后划归聊城地区临清县和高唐县)。世代务农,农闲时常随村里老艺人习筝唱曲,他青年时期曾求教于山东筝名家黎邦荣先生,多年后他掌握了《汉宫秋月》、《鸿雁捎书》、《莺啭黄鹂》、《凤翔歌》、《天下同》等大板、小板筝曲百余首,成为远近闻名的弹筝高手。由于其悟性高、善专研,遂在“剔”、“摘”、“捭”、“滚”、“历”、 “揉”、“按”、“滑”、“颤”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演奏技法,奠定了“张氏传统筝艺”的基础。后因山东闹荒,他于解放前迁居到黑龙江宁安县。
张桂声为张常清幼子,1939年出生于宁安县。自幼耳濡目染,聪敏好乐,曾学习古筝、二胡、小提琴。1958年考入哈尔滨艺术学院,后毕业留校任教。读书期间到沈阳音乐学院随有“中国筝王”之称的山东筝名家赵玉斋先生继续深造山东筝艺。多年来他不断丰富完善了张氏传统筝艺,将早年间跟随父辈口传心授学到的传统筝曲整理出来,这既恢复了传统筝曲的原貌,使这些濒临失传的瑰宝得以保存下来,又便于现代人学习掌握。同时他在黑土地的生活中获得了创作灵感,编创十余首筝曲,其中《乌苏里船歌》、《采花》被收录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
张彤是张桂声的长子,1970年出生在哈尔滨。自幼随父习筝,深得家传。成年后曾受教于山东筝名家赵玉斋、高自成二位先生,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他是黑龙江省第一位也是当年全国录入的唯一一位古筝专业研究生。张彤在掌握现代筝曲演奏技艺的同时,始终坚持传扬张氏传统筝艺。他先后出访台湾、日本、俄罗斯、美国、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台湾筝乐泰斗梁再平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演奏:“这是我听到过地道的最有韵味的山东筝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