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华热藏族婚礼(海北州)
2018-04-07 09:27
在青海省门源县以珠固、仙米地区为主的藏族,在民间被称为“华热”,即“英雄的部落”或“英雄的地区”之意,自称华热嘎绕,即“白色的英雄之部”。华热藏族的婚礼独具风采,歌声、美酒、哈达,富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姑娘出嫁的前一天,娘家举行戴头仪式。当仪式开始,梳头人唱起了《哭嫁歌》,一面唱,一面给新娘梳头,戴上辫套,穿上新衣,系上各种彩带,戴上狐皮帽,佩挂上“依玛阿锐”和其它首饰,由两妇女扶护,围着院子中间的桑炉和嘛呢旗杆或庄廓,自左至右转三圈,然后进屋休息。
娶亲的早晨,吃过"上马席"之后,新娘在佛堂磕三个头,然后在伴娘伴随下,围着浓烟缭绕的桑炉或庄廓自左至右转三圈后上马启程。娘家人向送亲的人敬酒,便扶新娘上马,并将新娘全身用白褐衫或白毡衫护起来,然后众人上马启程。
举行婚礼的地方称“交哇”,设在较宽敞的房间或帐篷。上方正中桌上供着"喜玛尔",墙上横挂一条哈达,左右设两排座位。进大门后,只唱歌不说话。进入举行婚礼的房间后按照客左主右和大小辈份顺序就坐。这时喜客首位拿一碗牛奶,东家首位拿一碗酒,泼三次,东家致问候辞,喜客致答谢辞。之后喜客将带来的礼物摆在桌上,向东家表示祝贺。然后开始喝茶,吃糌粑。
晚上,东家还要点燃篝火,煨上大酒壶,给人们敬酒,让其痛饮并高歌劲舞,直至天亮,把欢乐的喜宴变成整个部落和草原的盛典。如此一来,在歌声中的一个个合乎古俗的细节,一个个叠起的高潮构成了一部喜气盈盈的婚礼交响曲,一部爱的华章。
2006年11月24日,华热藏族婚礼被列为第一批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