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安槐南,家家户户都有一面大鼓和小鼓,鼓被称为镇宅的“胆”,又是节庆期间营造气氛的道具。在古代,鼓又与军队不可分,常在将士们得胜而归时敲击,故而称作“旌鼓”;以后旌鼓逐渐演变为喜庆佳节或迎接尊贵客人时表演的节目。宋代时期,双方打仗的时候,为鼓舞士气,均配备了战鼓,战鼓除了开战时擂打外,打了胜战士卒们也以欢快的节奏鼓点来庆祝胜利,慢慢地这一习惯被百姓用到春节或喜庆的日子里,一直延习至今。

据悉,安贞旌鼓相传源于宋代,是槐南镇的民间特色文艺。安贞旌鼓,鼓面直径约50cm,除了鼓心为红色外,其余均漆成黑色,由每人用一挑棍将鼓挂在面前背后挂一红毯,脖子上插一灯笼,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安贞旌鼓以村为单位组成各自鼓队,鼓手们按一定的节奏,忽而敲边,忽而敲鼓心,鼓声振奋人心,边声节律清快,鼓队跟随着花灯长笼走街串巷,直到天亮,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上一篇:【民俗】永安青水打黑狮(三明市)

下一篇:【民间音乐】青海民间弦索音乐(西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