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每年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始于农历五月初,收“景”于月底,历时一月有余。在举办龙舟“景”期间,该镇辖内的20个村(社区)中,先后已成“景日”就有9个村(社区),这些村(社区)年年“招景”或“扒标”,500年来一直绵延不断。镇内最大的“中堂景”,景期是农历五月十三,无论出标与否,是日赴“景”的龙舟均过百数。同时观景民众可达几万之多。

每年到了某一景日,各村龙舟会不约而同赴景,参加“斗标”、“比赛”。赴景前,各村参赛龙舟先在自己村进行“旺船”,随后龙舟划到指定地点报到,主办方对这些参景龙舟进行犒标,领到犒赏后,这些龙舟开始在江面上练习,熟悉水路。中午将近,参景龙舟队员与家人、亲戚、朋友等开始与岸上民众吃龙船饭。比赛时间一到,上百条龙舟齐聚比赛地点等待按顺序“放头”。参赛龙舟要先进行预赛、然后决赛,比赛结束,给获奖队赐金猪,发奖金、奖状等。

中堂龙舟景期间,观景也是这里最大的内容。从农历五月初开始,中堂镇各村人人都异常兴奋,家庭主妇半夜就起床,做好准备,迎候亲戚和宾客,青年人穿上鲜艳的运动背心,整装上阵,把龙舟鼓敲响。孩子们穿上新衣,姑娘们也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午饭刚过,大家汇集到江边,这时江两岸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比赛时龙舟从四面八方陆续到来,只见每条龙舟上队员都穿上同一色背心,整齐美观,煞是威武。

每条龙舟先划到指挥部报到,犒标。出嫁女看到娘家村里划来的龙舟就上去“犒标”,送上香烟、包点、饼食饮料等以示慰劳,并祝愿娘家的龙舟得胜。龙舟先是逍遥自在地在江面上划游,到了中午时分,开始击鼓奏号。观众手舞足蹈,呐喊助威,鼓声、号子声、鞭炮声与人群的欢呼声奏成一曲赛龙夺锦的交响曲。而到了每年阴历五月十三这一天,中堂镇举办龙舟景,届时全镇人倾城出动,万人空巷,齐聚江边观看龙舟竞渡。吉时一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百十条龙舟呐喊着争先恐后像离弦之箭,划开平静的水面奔涌而去,岸上十几万观众呐喊助威,尉为壮观。每年的这一天,成了中堂人隆重热烈与龙共舞的狂欢节。

中堂龙舟“景”期间,还有相关民俗活动,内容丰富且饶有趣味,大多寓意祈福、吉祥。如新船下水有“采青”,龙舟出赛先“旺船”,对参景、参赛和到访的龙舟,东道主必先“犒船”,受犒龙舟必“朝(回)头”回礼,村“景”东道主慷慨好客招呼“龙船饭”,龙舟排号不沾“九”,馈赠“金猪”、各村大摆百围宴、包粽子、妇女和儿童佩戴香包、插避邪的艾草等等,礼仪双全,复杂有趣。同时,各村的民俗活动也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各有千秋,丰富多彩,千百年来绵延至今。


上一篇:【传统技艺】莆田小吃制作技艺(龙花担泗粉)(莆田市)

下一篇:【民俗】横沥牛墟(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