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药】厦门青草药(厦门市)
2018-04-04 16:01
厦门青草药历史悠久,据《厦门市卫生志》记载有据可考的可追溯到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是祖国医药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的青草药从宋朝开始就已经有记载了,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厦门的老百姓中非常流行,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或屋顶、窗台都会种几盆青草药,如“风葱”、“遍地锦”、“鸡舌红”等等。父母亲或老祖母,在孩子出现头痛脑热等常见病的时候,都懂得对症下药,疗效非常好。
青草摊上的青草药很多,大的摊位可以达到300多种,如金线莲、四川草、白茅根、金钱草等等。荷叶、白茅根、车前草、淡竹叶、金丝草是夏天解暑最常用的,健康人可以用来煎汤内服,预防中暑。据老中医说,所有的草药都可以每天一次煎好,分三次喝完。有些药如金银花、杭菊花、鱼腥草、金丝草等,不一定要买青草药,去药店买干品,疗效一样。
因为有成本低廉、可治多种病症的独特优势,青草药一度在厦门颇为盛行。据说,1956年厦门中医院建立之初,就有许多有名的草药医生坐堂看诊。当时的政府为了发展医药提倡献方,各界人士贡献出的方子数量济济,覆盖各科。
不少专家呼吁,厦门要建立一个青草药园基地,同时采取申报专利的措施,让厦门青草药文化得以妥善地传承与发展。黄仁功认为,厦门是发展青草药的“桥头堡”。在他看来,厦门背靠福建巨大的中草药资源,又具有科研、人才、资本等便利条件,发展青草药具有很多好处。厦门要是发展中草药产业,不仅可带动周边农村经济、为农民增加收益,同时,随着青草药与先进生物科技的进一步结合,还将为国内新药的研制拓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