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鱼尾剑——是一种兵器,也是武术套路的名称。“鱼尾剑”在《古兰经》中就有记载,历史悠久。在我区公布的第二批31个区级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中,银川回族武术——鱼尾剑名列其中。

宁夏著名回族武术教练王樑先生,是已故全国知名回族武术家王新武的儿子。他是北方民族大学的体育教师。王樑6岁起便随父习武,10岁进入体工队,1986年考入上海体育学院武术专业。1990年毕业后,王樑婉言谢绝了学校留校执教的安排,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作为当时宁夏第一个武术本科生回到银川,扎根家乡,发展武术运动。从1999年开始,他在父亲的指导下搜集整理了一批回族武术,如“回回斩马刀”、“鱼尾剑”等,并多次参加全国武术比赛,屡屡获奖。“鱼尾剑”相传为士兵所使用,其最大的特点是剑前有两个叉,剑法的特点有劈、剁、刺、立、穿、撩6个字,以闪、挪、刺、拔等招式组成,没有一般剑招式多,但比一般剑灵利,前后左右中撩剑多。每套剑术开门架子均有立剑看经式。

“鱼尾剑”的传说

“鱼尾剑”源自于穆斯林群众的历史传说。

 相传,先知穆罕默德为了自由与平等,带领武士南征北战,功绩累累。大天使哲布勒伊来为颂其功,将宝剑“祖勒飞卡尔”殷殷插入巨石中,立誓:谁能力排众雄,从巨石中拔出宝剑,便为圣婿,娶法蒂玛为妻。于是,群雄并起,尽智尽力,宝剑却岿然未动。轮到大将阿里,但他一心立业,无心婚娶,打算试一下就可以了。于是,他只用了很小的力气,潦草地拔了一下。不料宝剑如有神助,迸然出石。情急之下,阿里准备重新把宝剑插入石中,二物相较,金石相撞,剑尖锵然开裂,分成两岔,状如鱼尾。此后,阿里执此剑驰骋沙场,勇猛异常,屡建奇功,被众人赞誉为“安拉的雄狮”。后人为颂扬其神通,将此剑敬称为“鱼尾剑”,也有人称为“阿里剑”。

 这一段传说,是王樑在与父亲王新武聊天时,父亲告诉他的。对于鱼尾剑究竟是什么样的,其套路如何,很多人却并不知晓。“据我父亲说,他见到过一位练过鱼尾剑的老先生的子孙展示过鱼尾剑,它的样子就像烧火棍似的、末尾有分岔。”王樑说,“但鱼尾剑却一直没有留下可供演练的具体套路。”

 据介绍,回族具有强健、勇武、好锻炼,不畏强暴的民族个性。自古以来,凡回民聚居的地方大有尚武的习俗,练武风尚很浓,他们每天在做完晨礼和晚上吃完饭后,“齐集到院,弹腿打拳,玩枪弄棒,切磋琢磨,互试比赛”。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普查挖掘工作。宁夏开展此项工作后,王新武先生参与其中,因此得以见到了传说中的鱼尾剑。当时,工作人员给一些老拳师录了像,挖掘抢救了80岁以上的老拳师掌握的具有回族特色的稀世拳种。在这次挖掘中,90岁高龄的于子祥老阿訇和89岁的回族老拳师居奎把自己的穆斯林八卦太极拳、鱼尾剑、回回十八肘和穆圣拳、穆林拳全部贡献了出来。这些拳大都有“都哇依式”、“汤瓶式”等穆斯林生活习惯特点。


上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魔术—仙人摘豆 (银川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泾源回族“赶牛”(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