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金斗笠酱酿造技艺(白山市)
2018-04-03 16:47
酱的酿造历史遥远,最早是在西汉时期。西汉元帝时代的史游在《急就篇》中就记载有:“芜荑盐豉醯酢酱”。唐·颜氏注:“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为肉,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后来,朝鲜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对酿造大酱的工艺不断发展和创新,用智慧和勤劳酿制出了具有朝鲜族特色的美食,并流传至今。
金斗笠酱传统酿造技艺独特,主要包括:大豆筛选:用簸箕将大豆中的泥土杂质簸出,观察大豆有无虫伤。清水浸泡:将大豆放入大盆中清洗干净,盖上铝盖进行浸泡6至6.5小时(冬季8小时)。大豆通过吸水膨胀,以便于在蒸料时迅速达到适度变性,同时还可以供给曲霉生长繁殖所必需的水分。
加热蒸煮:浸泡好的大豆进行加压蒸煮,起到给原料灭菌的作用。并使大豆适度变性,使米曲霉生长、繁殖,产生各种酶。蒸煮时间为4至6小时。焖料时,温度一般在110至120℃,停汽后保持蒸料锅内蒸汽焖料2至3小时再出锅。
降温:大豆经蒸熟焖料,出锅摊平约10至15厘米厚,自然降温。
制酱醅、烘干:将大豆捣成面糊状,再切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坯块。将切好的大酱块放入烘干炉,进行烘干。
自然接种固体发酵:将烘干的酱块存放在室内吊板或席子上,覆盖一层干净的纱布,让其自然发酵,生长白毛。
调配入缸发酵:加食盐(采用水120千克、食盐15千克溶化),加入酱醅100千克,入缸发酵4个月左右,保温在28至30℃(此工序夏季操作)。
成熟研磨:用搅拌机搅拌研磨,形成糊状,色泽呈金黄色。通过这些传统的酿制技艺,并以当地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大豆、辣椒、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为主要原料进行酿制,使得金斗笠酱“咸,辣,甜”味和谐,色泽鲜艳、味道鲜美、品种多样,现已成为长白县饮食文化的特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