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凤岗客家山歌(东莞市)
2018-04-03 15:45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是我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主要流行于东莞市山区片客家人聚居地。
早在800年前,东莞就有客家人定居,客家人有在劳作将息之余即兴唱咏的习俗,东莞客家山歌就在那时侯产生和流传。
东莞客家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音调,大概可分为:仙公调、自叹调、洋烟调、花笺调等。仙公调是最早期的山歌调,声调类似号子,开口响亮,音调流畅,高低分明、尾音长而波动,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自叹调是客家人在山边耕种作息的时侯创造出来的音调,曲调流畅、音调均匀,类似高山流水、荡气回肠。洋烟调是鸦片时期最流行的山歌调,音调随和、和谐,曲调中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具有催眠的作用。花笺调是客家人用作谈情说爱最流行的山歌调,曲调抒情、优美、悠扬,流畅自然,十分动听。最初所用的乐器是口风琴伴奏,后来又采用了手风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群众的音乐享受要求越来越高,其乐器也越来越多了。在单纯的口风琴手风琴演奏的基础上增加了古琴、二胡、小提琴、笛子、锁呐、釵、铛、锣鼓等,使客家山歌的演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东莞把客家山歌作为客家镇的艺术品牌来扶持、推广,如清溪镇、凤岗镇成功举办了粤、桂、闽、赣四省山歌邀请赛和全国六省山歌比赛,在全省、全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