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 高跷舞(洪塘)(福州市)
2018-04-03 13:52
高跷舞俗称踩高跷,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跷采用硬质圆木制作,其下圆上扁,中间有一跷踏,两个为一副,高约0.6米。
表演时,脚蹬脚踏,并用布带把脚及小腿绑在跷踏、跷杆上,外套花裤,或穿特制长衫。高跷队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多者四、五十人。建国前只限男性参加(有的男伴女)。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加盟且逐年增多。高跷队通常扮成一组或几组神话、戏曲中的人物,如“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打鱼沙家”等。也有的以秧歌为主,如常见的有“捕蝴蝶”、“张老背张婆”、“大锔缸”等小杂剧和小演唱。高跷舞讲究队形变换,其基本变换形式有“踏街”、“叉花”、“一条龙”、“剪子股”、“大八字”、“麒麟送子”等。“麒麟送子”这种队形一般都在闹市区和隆重场合出现,动作难度较大,表演时,众人将一人卧姿托起,形似麒麟状。高跷舞的伴奏乐器较全,除锣鼓打击乐外,还有唢呐、笛、笙、京胡、二胡、三弦等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