扽腔是山东省博兴县的传统戏曲剧种,它起源于中国的戏曲之乡的博兴县,扽腔原名“肘鼓子”,曾经在山东地区广泛流行。因为它的演唱是用真假嗓音混合唱,所以时粗时细,时高时低,强弱分明,既无弦乐伴奏,又常在板后起唱,听起来一停一顿,就像滚动从井里打水用的轱辘一般。

扽腔,因为它的演唱是用真假嗓音混合唱,所以时粗时细,时高时低,强弱分明,既无弦乐伴奏,又常在板后起唱,听起来一停一顿,就像滚动从井里打水用的轱辘一般。按照当地群众的方言习惯,他们把“滚轱辘”叫做“扽轱辘”,所以这种唱腔就被命名为“扽腔”。

上一篇:【传统戏剧】河曲二人台(河曲)

下一篇:【传统音乐】清溪客家山歌(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