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太虚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它相传由武当道士张三峰所创,后相传到张松溪、邱元靖,清之雍正年间传入皇宫内,以后在皇宫内秘传,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代,再由咸丰之皇叔传给当时在京伍德文先生之祖伍荣羽翁(钦赐蓝顶拖翎、“直隶厅衔”,赐“荣封二世”龙匾一直悬挂在外海南山乡伍氏祠至文革时被毁)。后经伍荣羽相传至伍文兆,再传伍学卫,再传至伍德文,数代家传。因太虚拳为清皇拳种,伍氏秘不外传。解放前,只传有同乡陈允功、陈湛新、陈永池、陈湛铨等人为徒。至解放后伍德文先生有感于国运康泰,人民体育运动蓬勃发展,遂把历代家内秘传的太虚拳奉献于世,现广州主要传人有陈德成、邹强、谭富、李国文、杜秉熹等人。  

基本内容

太虚拳分为一路和二路。一路为慢拳,练习时用意不用力,纯以柔和运动,强健内脏,不长肌肉,使“精一”归于丹田,使得真元固定,六气调和,水火既济而生神明,百官守职,疾病不生,寿元长远。因此,对本拳的练习也不失为好的养生之术。二路为接近于搏击的快拳。

本拳手含“八极”可打六肘,马为座山马(乃字马)步分十八种,姿势分五行八卦合十三势。身为五弓,式分八个卦,每卦八个式,合共六十四式,内藏八卦掌、形意。可推手练习,可化拳逼打。


上一篇:【传统技艺】古井烧鹅(江门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台山民歌(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