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前舞金龙源于洪水泛滥,人们相信是河神作怪,于是制作金龙,以降伏河神。亦有一说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当时武举人李维扬新科中进士回乡,为增加喜庆气氛,将有制作竹器技术、懂画画的人组织起来,开始制作金龙。金龙制作完成后,父老为表达对龙的敬意,于是祷告天地,并择吉日舞动金龙,舞龙的风俗从此流传下来。

参加舞金龙表演人员均从村民小组挑选的青壮年,舞龙队伍首先是大旗导向,跟着是一对铜锣开路,接着彩旗拥着一面大鼓,随后是旗牌,接着是一对大灯笼和火把,众多的村民都在龙身下穿过,祈求身体安康。舞金龙的动作多以跨步、转手、穿手、翻动等技术为主,体现豪放、神威的风格特点。舞金龙时,龙头、龙尾都随有锣鼓,行龙听鼓声,一般十步一转手,动作一致。龙头在龙身下穿插翻转称为串龙门,其中有“四柱三门”,“五柱四门”即梅花龙,另有龙打圈(俗称“打龙兜”、又称“打龙饼”)由舞龙珠者引龙从表到里,一层层地打圈,龙头被卷入中央,被龙身裹成一团。龙舞的动作套路具有南方舞龙套路格局的特色。


上一篇:【传统舞蹈】三江龙乡游龙(江门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绳金塔传说九台满族石氏家族萨满传说(吉林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