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洪圣庙会(江门市)
2018-03-31 11:04
潮连洪圣庙会,由于四百多年相继传承至今,因而逐步形成了一套传统习俗,并具规模和有程序的仪式。庙会的内容和全过程,包括有:祭礼仪式(祭海、洪圣龙王出巡的祭礼)、打樵(十年一次)、抢水陆炮、洪圣龙王出游,到哪村,哪村的姓氏祠堂举行摆“迓圣”,舞龙,舞狮,做大戏,武术,飘色,民间歌舞,八音锣鼓队,仪仗乐队等表演,还筵开神诞大餐,席间投圣物为公益慈善捐款等活动,共需用时间两天(建国前庙会活动需用时间4—5天)。
1.祭礼仪式(包括祭海仪式):是由礼生(执事者)主持:先由文班、武班、銮舆班全体人员(身穿明朝衣冠,红顶花翎),一共128人齐集列队站立神像两旁,由銮舆班人员抬神像出庙就座。(鸣炮,擂鼓、鸣金一起共108响)。全体信众在庙门口广场齐集,集体祭礼仪式(有一套传统祭礼程序和祭礼祝文)。
2.打樵、抢水陆炮:一般是十年举行一次,打樵祭海传统是用五生五熟和果品来做祭品,仪式中有安排抢水陆炮,抢炮是由各姓以祠堂名为派出代表抢炮头。一般是发六发或九发炮。民众认为那年能抢到炮头,代表整个氏族的光荣和吉祥兴旺。
3.洪圣龙王巡游:每年正月十九日问杯,巡游的日期,每年举办的时间在农历二月洪圣诞前后为巡游时间。巡游仪式有一套程序,随洪圣龙王巡游的有文班、武班、銮舆班、仪仗队、小乐队,簇拥小旗队和抬果品队伍共128人,身穿明朝衣冠,红顶花翎,手持各种护用器具。随后有两条龙(一条纱龙,一条金龙)共245人,醒狮、武术队45人,还有飘色、民间歌舞表演队、灯色队、八音锣鼓队等,整个巡游队伍人员通常是600多人。游遍潮连六个社区(乡村),巡游前一、二天,全潮连各乡村都进行环境卫生、路障的清理和清洁,所以全潮连岛气象一新,人潮涌涌看出游,热闹非常,好似过第二次新年。
4.摆“迓圣”:神像巡游,所到的社区停留地方(习惯在各村大祠堂),乡民都集合资金烧猪、鸡、鹅、鸭、果品以及收集民间工艺品等设立摆“迓圣”,迎接洪圣龙王到来(摆“迓圣”有套程序仪式)。进行祭礼、行礼,让洪圣龙王对各工艺品鉴圣。信众认为家传的工艺品被鉴圣后有灵气,用于镇宅和坐镇公司,代表吉祥如意。
5.龙、狮巡游汇演,歌舞升平。潮连人历史以来爱好舞龙、舞狮,龙狮伴随洪圣龙王出巡、汇演。(潮连有舞纱龙、金龙和火龙的习惯)。出巡前,先是龙、狮到洪圣殿点睛,然后到海边大埗头进行龙上水(吸水)仪式。凡洪圣龙王到达各村,龙狮汇演,武术、飘色、歌舞、八音队助兴表演。
6.筵开神诞大餐,投圣物,积德行善。农历二月十三日洪圣诞,潮连有个习俗,就是在正诞日晚上,乡民、企业老板、商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聚集在洪圣殿前广场进行贺诞联谊。善信们在神诞大餐欢聚一堂,席间竞投圣物。潮连人有一种美德就是做好事,行善积德。自一九八五年复庙后,洪圣公园内香火越来越鼎盛。一九九三年,潮连岛要建设潮连至江门的跨江大桥,香港潮连同乡会和潮连内地的民众建议“问杯”,在洪圣殿前广场举行贺诞联谊,席间竞投洪圣龙王圣物,筹得的善款用于建设潮连大桥,问杯洪圣龙王应允,求得是胜杯。那一年筵开280席,席间善信们热情高涨,慷慨解囊竞投圣物,当天晚上共筹得善款688万元。潮连人喜爱在洪圣诞日竞投圣物(开光的吉祥物品)回家或厂、公司作为镇宅和坐镇厂(公司)的宝物,祈求财运亨通,生意兴隆,长久兴旺,老少平安,家庭幸福。由此而来,参与洪圣诞贺诞联谊,神诞大餐,投圣物,行善积德已成为潮连人的一个良好习俗。
农历的二月十三日洪圣诞是潮连民俗文化节,这是海外人士的俗称。其最大特点,就是既有地方政府倡导公益项目,又有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还有民众的热心参与。洪圣诞庙会文化由民众创办,民众是文化的主人,又是文化的享受者、传播者。事实上,民众对南海洪圣龙王的信仰崇拜一代传一代。洪圣诞日期间,男、女老少从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和国内外等地蜂拥而来,洪圣诞庙会给人们带来的喜庆和福气是不言而喻的。据不完全统计,自一九九三年至二O一二年,二十年时间,共举行了洪圣诞联谊和庙会十三次,每次的活动都得到海内、外乡亲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13次活动共竞投圣物筹得善款总计3170万元,全部用于潮连地方的公益事业。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从岛外前来贺诞看庙会的人数多达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