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端,东北邻开平市,境内拥有“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七星坑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面积1698.4平方公里。2010年居住户籍人口50多万人,旅居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50多万人,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之一。

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恩平大田摩崖石刻《平傜记》”碑文和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恩平县志》记载,随着中原汉人南迁,中原文化逐渐扎根在恩平大地上,酿造了恩平民歌产生的土壤,明成化年间,在恩平民间开始兴起一种诗与歌相结合的清唱体,表达人们的情感和诉求,这种清唱体就是恩平民歌的雏形。在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恩平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对恩平民歌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创造出地方风味浓郁的劳动民歌、仪式民歌和生活民歌,包括花笺歌、夹房歌、牧歌、舞春牛歌、莲花歌、摇钱树歌、喊三国、螃蟹歌、收旧歌、童谣等十多个歌种,用于借景喻志、托事言情、感叹世态、针砭时弊、劝人从善、反映时政等。经过公社化、文革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的民歌改革,颂扬社会进步、反映人间真善美成为恩平民歌的主旋律。恩平民歌活动是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  “广、特、变、美”的基本特征,是恩平人民言情达志,交流沟通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恩平民歌是维系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乡情的精神纽带,对激发其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具有重大的作用,具有标杆性的文化身份认同意义和较高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恩平民歌500多年来历久不衰,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恩平侨乡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民俗】辽西朱碌科“黄河阵”(朝阳市建平县)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礼乐龙舟(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