歘嘎拉哈是锡伯族人的一种传统游戏,在沈阳等锡伯族聚居区流传。嘎拉哈是锡伯族语“嘎尔出哈”的汉译谐音,汉意为“拐子”,学名为“髌骨”,即羊、猪等动物后腿踝骨中间活动的骨头。为了美观和游戏的需要,有的把“嘎拉哈”染成红、黄等不同颜色。歘嘎拉哈主要用具有:嘎拉哈、码头(初时用十几枚铜钱用线绳串一起,后来用球,有石球、铅球)和毡子。歘嘎拉哈有团体赛和个人赛:团体赛一般每队2至3人;个人赛人数不等,一般3至5人。歘嘎拉哈主要有四种玩法:抓法、撂法、弹法、摈法。歘嘎拉哈游戏花样还有“盅儿”、“挂儿”、“丫儿”、“钩儿”、“大把淘干锅”等复杂技巧。


上一篇:【传统技艺】乐昌沿溪山茶(韶关市)

下一篇:【民俗】契娭生日(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