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三蒸指蒸青菜(藕)、蒸猪肉、蒸鱼。据记载,由于沔阳十年九水,老百姓吃不起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成米粉,拌合野菜、鱼虾等投箪而蒸,用于充饥。又据传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主管后勤的罗娘娘,体察军情,见起义军行军打仗吃夹生饭、盐水菜,多有患消化不良疾病,她从民间学来蒸菜法,以鱼、藕、青菜伴大米粉而蒸,再辅以佐料,醇香可口,引人食欲,起义军吃上这样好的饭菜后,士气大振,常打胜仗。
清末民初在武汉三镇有不少“沔阳三蒸”馆,后“沔阳三蒸”发展到北京,在北京虎跑坊设有“湖北三蒸馆”,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不知何谓“三蒸”,便进馆品尝了三蒸,大饱口福,当即题联:一尝有味三拍手,十里闻香九回头。
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仙桃时,仙苑宾馆为总书记上了一道具有仙桃特色菜——沔阳三蒸之一的蒸南瓜,总书记品尝后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