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日名为“端午”又称“端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个伟大诗人,把这天当作节日,驾划龙舟有争相营救之意,日久年增逐步形成风俗。

十年九水沟渠纵横的沙湖沔阳州,大多农民以渔稻为生,每逢端午之际,他们利用自有生产工具木船,通过装饰制成龙船,划船者手执划挠,头戴紫荆冠,身穿彩服,鸣锣振鼓,并推选出嗓音宏亮而且善唱龙船调的人为领唱歌手,按照龙船调式行腔落板的高声喊唱,其调式大体可分三种类型。

1.游唱型:其唱法稳健、抒展有力,大意:“一叶叶划,一叶叶划,划一船呐,龙彩划……”每段尾上的一个“划”字,是所有在船人员共同合唱的,尔后并由锣鼓合奏一段过门:“咚呛,咚呛,咚呛咙通呛咚,呛格咙咚呛”,(重复)“划一船呐,龙彩划……”也有用每月节名组词来伴唱:如:“五月里来是端阳,龙船下水闹长江,一叶叶划,一叶叶划,划一船呐,龙彩划”等。

2.潮挠型:“潮齐,潮齐,划一船,龙彩划!”在潮挠过程中“龙彩划”三字所有下水划船的人都要唱,一则是调整士气,更重要是统一速度。

3.夺标型:头分下水时领喊:“划!划!呵啰啰划!”锣鼓发生单音直至达到标台为止。

清末民初时,彭场通顺河水平稳,河道竞渡面较长,加之四周农村人口稠密,每年参加竞渡船支近200支,解放后1955年端午节龙舟竞赛,通过登记注号超过300支,随后龙舟竞赛在我市其他乡镇相继举办,龙舟号子通过不断发展,有的也配以锁呐伴奏,更加悠雅动听。


上一篇:【民间音乐】沔阳硪歌(仙桃市)

下一篇:【民间舞蹈】沔阳蚌鼓精(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