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戏剧】上党二簧(国家级)传承人:郭彩彩、郭胖胖
2017-03-25 10:0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上党戏曲界有两位旦角演员非常的活跃和引人注目,那就是郭彩彩和郭胖胖。她们俩都生于1938年,郭彩彩又名郭珍华,郭胖胖又名郭爱华,都是晋城市泽州县李寨乡望城头村人。郭胖胖是中共党员,二级演员。
郭彩彩和郭胖胖同村、同龄、同学、还是本家和姑表姐妹。望城头村唱上党梆子的人很多,郭胖胖是她家第五代梨园子弟。村里搞文艺活动需要小女孩,总是让她俩参加。1951年,晋城县民乐剧团团长焦朝润看上了这两个好苗苗,吸收到剧团,连同以前入团的李小友等人,着老艺人专心培养,务使成才。她俩也虚心求教,刻苦练功。几年以后,果然不负众望,一鸣惊人。彩彩做戏端庄持重、妩媚缠绵,常演闺门旦、青衣,后来也演老旦;胖胖做戏泼辣矫健、清新秀丽,常演花旦、刀马旦,也演青衣。唱《白蛇传》,彩彩演白淑珍,胖胖演青儿;唱《茶瓶计》,彩彩演龚秀英,胖胖演春红;唱《玉龙簪》,彩彩前半本严玉莲,胖胖演后半本严玉莲。唱《游龟山》,彩彩唱《藏舟》,胖胖唱《人衙》;彩彩还唱《窦娥冤》的窦娥,《破洪州》的穆桂英,《三关排宴》的佘太君等;胖胖还唱《皮秀英打虎》的皮秀英,《黄金蝉》的黄金蝉,《酒楼洞房》中的瑞芝等,总被人相提并论,在观众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56年,民乐剧团参加长治专区第一届戏剧汇演,郭彩彩、郭胖胖双获演员奖。1957年,她俩又参加了山西省第二届戏剧汇演,演《玉龙簪》又同获青年演员奖。在汇演会上聆听了莅会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讲课和形体训练指导。赵树理写的《理想的会演“准备”》文章,也对《玉龙簪》作了肯定。
1960年,晋东南专区组织上党梆子青年演出团,调郭彩彩前往。1961年,青年演出团撤销,郭彩彩到了晋东南戏校。后又返回晋城剧校任教。1969年,她转业到晋城县服务公司,还不断参加业余戏剧演出,现已退休。
郭胖胖于1960年调入晋城县新组建的上党梆子实验剧团(后曾改名上党梆子剧团、工农兵剧团)。在1970年,晋城县创办“五七文艺学校”和1975年新建小学招收文艺班时,郭胖胖都担任业务教师。1978年,晋城县组建二黄剧团,她担任副团长。1982年,晋城成立戏校,由他任校长。先后培养了100多名青年戏曲演员。1984年,被选为晋城市(县级、后为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职)。1989年任城区人大常委会专职副主任。现已退休。
郭胖胖的爱人李小友和女儿郭海萍,都多年从事戏曲工作。李小友是小生演员,在《玉龙簪》中演倪宏基,也曾在省二届戏剧会演时获奖。郭海萍是青衣演员,曾在《佘杨缘》中演佘赛华,《皇帝与门官》中演郅恽妻,很受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