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元坝狮舞(广元市)
2018-03-24 14:47
“元坝狮舞”源于西汉末年,是集中国南北舞狮艺术于一体,流传于苍溪县元坝镇境内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
“元坝舞狮”表演相关器具有:雌雄大狮子皮道具各1副,小狮皮道具2-60副;喜头(大头和尚)、猴头、拂尘、蒲扇、红灯、高杆、桌、凳、彩衣、蹈锄等若干。背景音乐由锣鼓搭配唢呐。表演时,通常用一个人顶狮头,二人舞狮参和,五人击乐,二人引灯的狮队出演。元坝舞狮共设四十八阵,阵阵环环紧扣,动人心弦。其代表阵势有:“迎门升炮”、“鱼跃龙门”、“高坐莲台”、“银水到堂”等。尤为经典的是“银水到堂”:将长凳分别立置于表演场地四角,并在长凳的脚架上放置盛满清水的瓷碗,堂中央放置四个独方凳备用,舞狮双人在鼓乐齐鸣的伴奏下,舞动狮具平地翻滚,擞皮、翻眨狮眼、腾空起舞,叩拜四邻乡亲,狮头口叨四角凳上置放的瓷碗,分别一滴不撒地叨放在堂中央的四个独凳之上,再用狮嘴将其四角板凳叨放在堂中央,摆放成“主”字形、“人”字形、“兴”字形、“财”字形,扑地跃越而起的舞狮者舞入厅堂,表现人兴财发之吉兆。独特的演技、恢宏的阵式,喧嚣的鼓乐,悦耳的唢呐把舞狮表演阵阵推向高潮。表演者无论是在高处腾飞起舞,还是扑地打滚和擞皮,都融合了武术、杂技、舞蹈、书画等多门艺术技巧,设阵破阵,阵式独特,稳重见险,粗中有细,刚柔相间。
“元坝狮舞”先后20多次参加了南充、巴中、达州、广元等各地举办的民间灯舞比赛和演出,多次获得殊荣。《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广元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宣传媒体进行了报道。2004年元坝镇被授予“四川省民间艺术(狮舞)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