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婚礼是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海西蒙古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生产方式。公元1509—1559年东蒙古进入海西,1636—1645年西蒙古进驻海西,由于战争、部落争执、历史演变,产生了东西蒙古融合的,独具特色的海西蒙古族生活习俗,因此在海西蒙古族的婚礼赞、祝词、民歌等民俗文化中大量讲述的是迁移历史、山川河流、地名人物等,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遗迹。

海西蒙古族的婚礼按说亲、定亲、迎亲、婚宴等主要程序进行。迎亲是在结婚典礼前几天,男方将整羊等礼物送到女方家,称为送佐萨、德吉礼节;再进行触动蒙古包墙根围子之礼、迎亲礼,同时,新娘的父母及亲属给新娘陪嫁的礼品,送到新郎家。婚宴过程中要先后举行新娘起程礼,送亲途中歇饷礼,结婚典礼仪式,在新房拜佛和祭火仪式、整羊席、上马宴,揭幕仪式,解除禁忌之礼等活动。

海西蒙古族严禁血亲(以男女双方上下五代为界限)结婚,对人类血缘纯洁,保持和提高人的素质有极大的推进价值;对历史文化、民间艺术有极其重要的传承价值;对优良道德的传承和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习俗、发展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人类学、民族学、民间文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上一篇:【民俗】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海西州)

下一篇:【传统技艺】珠绣(汕头市)